近日,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北京召開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會議,并發(fā)布《2014年第三季度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重點工作安排》。其中,“以抗腫瘤藥物等為重點,打擊銷售假藥違法行為”被列為“開展重點商品專項治理”的工作之一。由此可見,監(jiān)管部門對打擊制售假藥違法行為的重視和決心。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成熟,我國互聯(lián)網藥品交易也在迅速發(fā)展,但是網絡銷售渠道在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同時,也給虛假醫(yī)藥信息和假冒偽劣藥品提供了很大的隱匿空間。
在今年3月舉行的“食品藥品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稽查局局長毛振賓表示:“食品藥品制假售假逐步由原來實體店面、固定場所等傳統(tǒng)渠道向網絡銷售等新型渠道、平臺轉變。譬如,不法分子通過在境外設立服務器,注冊域名并建立網站,發(fā)布虛假食品藥品廣告,使用微信等網絡社交工具進行銷售,再通過頻繁變換物流公司快遞假劣產品?!?/div>
據統(tǒng)計,2013年全國食品藥品監(jiān)管系統(tǒng)共查處黑龍江“11·15”網絡制售抗癌假藥案等重大網售抗癌假藥案件16件。以2013年3月破獲的江蘇“12·3”雷某跨國代購銷售假抗癌藥案為例:犯罪嫌疑人雷某雇人從印度購買來源不明的抗癌藥吉非替尼片等,通過百度論壇發(fā)帖宣傳銷售,以支付寶收款,以郵寄方式將藥品寄送給買家。經查,涉案藥品全部為假藥,涉案金額高達1500余萬元。
2013年7月,廣東深圳公安機關、藥監(jiān)部門聯(lián)合行動,搗毀銷售假藥窩點8個,破獲案件6起,刑事拘留14人,繳獲“易瑞沙”等抗癌類假藥8600余盒,查明犯罪嫌疑人通過QQ視頻通話的方式低價購入高價售出,通過物流寄遞渠道銷售假藥,案值1600余萬元。
有媒體還曝光一些商家在互聯(lián)網上宣稱,通過海外代購向國內低價銷售印度版“易瑞沙”等抗癌藥。這類藥品在外包裝上沒有標識進口藥品注冊證號,其外包裝、標簽、說明書上均無中文標識,且銷售價格僅為合法“易瑞沙”的1/10。
經查,這類藥品未經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批準,多為不法分子仿冒國外知名藥品在國內黑窩點生產,或通過國外個人購買來源不明的藥品郵寄回國銷售,均為假藥。
這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散布虛假藥品信息,違法銷售假劣藥品,擾亂藥品市場秩序,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為此,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聯(lián)合多家部委,長期開展打擊網上非法售藥行為。
例如,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和公安部積極應對,不斷加大對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一是通過推進立法,建立最嚴格的食品藥品安全監(jiān)管制度;二是進一步完善行刑銜接機制,充分發(fā)揮《刑法》在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中的作用;三是加強對重大案件的督查督辦,推動地區(qū)間打假協(xié)作,有力加大對案情復雜、跨區(qū)域違法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四是通過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部際間合作,積極推進社會共治,形成全社會打假合力。
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