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鹽酸阿糖胞苷
國藥準字H20055127
化學藥品
國藥一心制藥有限公司(國產(chǎn))
處方藥
本品主要成份鹽酸阿糖胞苷。
本品適用于急性白血病的誘導緩解期及維持鞏固期。對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效果較好,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急變期,惡性淋巴瘤。
0.1g
1.造血系統(tǒng):主要是骨髓抑制,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嚴重者可發(fā)生再生障礙性貧血或巨幼細胞性貧血;
2.白血病?淋巴瘤患者治療初期可發(fā)生高尿酸血癥,嚴重者可發(fā)生尿酸性腎病;
3.較少見的有口腔炎?食管炎?肝功能異常?發(fā)熱反應及血栓性靜脈炎。
4.阿糖胞苷綜合征多出現(xiàn)于用藥后6~12小時,有骨痛或肌痛?咽痛?發(fā)熱?全身不適?皮疹?眼睛發(fā)紅等表現(xiàn)。
2.白血病?淋巴瘤患者治療初期可發(fā)生高尿酸血癥,嚴重者可發(fā)生尿酸性腎病;
3.較少見的有口腔炎?食管炎?肝功能異常?發(fā)熱反應及血栓性靜脈炎。
4.阿糖胞苷綜合征多出現(xiàn)于用藥后6~12小時,有骨痛或肌痛?咽痛?發(fā)熱?全身不適?皮疹?眼睛發(fā)紅等表現(xiàn)。
1.成人常用量
(1) 誘導緩解:靜脈注射或滴注一次按體重2mg/kg(或1~3mg/kg),一日1次,連用10~14日,如無明顯不良反應,劑量可增大至一次按體重4~6mg/kg.
(2) 維持:完全緩解后改用維持治療量,一次按體重1mg/kg,一日1~2次,皮下注射,連用7~10日.
2.中劑量阿糖胞苷中劑量是指阿糖胞苷的劑量為一次按體表面積0.5~1.0g/m2的方案,一般需靜滴1~3小時,一日2次,以2~6日為一療程;大劑量阿糖胞苷的劑量為按體表面積為1~2g/m2的方案,靜滴及療程同中劑量方案.由于阿糖胞苷的不良反應隨劑量增大而加重,有時反而限制了其療效,故現(xiàn)多偏向用中劑量方案.中或大劑量阿糖胞苷主要用于治療難治性或復發(fā)性急性白血病,亦可用于急性白血病的緩解后,延長其緩解期.由于不良反應較多,故療程中必須由有豐富經(jīng)驗的醫(yī)生指導,并要有充分及時的支持療法保證方可進行.
3.小劑量阿糖胞苷劑量為一次按體表面積10mg/m2,皮下注射,一日2次,以14~21日為一療程,如不緩解而患者情況容許,可于2~3周重復一療程.本方案主要用于治療原始細胞增多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亦可治療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老年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
4.鞘內(nèi)注射 阿糖胞苷為鞘內(nèi)注射防治腦膜白血病的第二線藥物,劑量為一次25~75mg,聯(lián)用地塞米松5mg,用2ml 0.9%氯化鈉注射液溶解,鞘內(nèi)注射,每周1~2次,至腦脊液正常.如為預防性則每4~8周一次.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忌用。
1.使用本品時可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SGPT)?血及尿中尿酸量的增高;
2.下列情況應慎用:骨髓抑制?白細胞及血小板顯著減低者?肝腎功能不 全?有膽道疾患者?有痛風病史?尿酸鹽腎結石病史?近期接受過細胞毒藥物或放射治療.
3.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周圍血象?血細胞和血小板計數(shù)?骨髓涂片以及肝腎功能.
4.快速靜脈注射雖引起較嚴重的惡心、嘔吐反應,但對骨髓的抑制較輕,患者亦更能耐受較大劑量的阿糖胞苷。
5.使用本品時可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SGPT)、血及尿中尿酸量的增高.
2.下列情況應慎用:骨髓抑制?白細胞及血小板顯著減低者?肝腎功能不 全?有膽道疾患者?有痛風病史?尿酸鹽腎結石病史?近期接受過細胞毒藥物或放射治療.
3.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周圍血象?血細胞和血小板計數(shù)?骨髓涂片以及肝腎功能.
4.快速靜脈注射雖引起較嚴重的惡心、嘔吐反應,但對骨髓的抑制較輕,患者亦更能耐受較大劑量的阿糖胞苷。
5.使用本品時可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SGPT)、血及尿中尿酸量的增高.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最好不用。
尚不明確
由于老年人對化療藥物的耐受性差,用藥需減量并注意根據(jù)體征等及時調整藥量。
1.四氫尿苷可抑制脫氨酶,延長阿糖胞苷血漿半衰期,提高血中濃度,起增效作用。本品可使細胞部分同步化,繼續(xù)應用柔紅霉素、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及亞硝脲類藥物可以增效。
2.本品不應與5-Fu并用。
2.本品不應與5-Fu并用。
1.本品為主要作用于細胞S增殖期的嘧啶類抗代謝藥物,通過抑制細胞DNA 的合成,干擾細胞的增殖。
2.阿糖胞苷進入人體后經(jīng)激酶磷酸化后轉為阿糖胞苷三磷酸及阿糖胞苷二磷酸,前者能強有力地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后者能抑制二磷酸胞苷轉變?yōu)槎姿崦撗醢眨瑥亩种萍毎鸇NA聚合及合成。
3.本品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對處于S增殖期細胞的作用最為敏感,對抑制RNA及蛋白質合成的作用較弱。
2.阿糖胞苷進入人體后經(jīng)激酶磷酸化后轉為阿糖胞苷三磷酸及阿糖胞苷二磷酸,前者能強有力地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后者能抑制二磷酸胞苷轉變?yōu)槎姿崦撗醢眨瑥亩种萍毎鸇NA聚合及合成。
3.本品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對處于S增殖期細胞的作用最為敏感,對抑制RNA及蛋白質合成的作用較弱。
1.可靜脈、皮下、肌內(nèi)或鞘內(nèi)注射而吸收。靜脈注射后能廣泛分布于體液、組織及細胞內(nèi),靜脈滴注后約有中等量的藥物可透過血腦屏障,其濃度約為血漿中濃度的40%。
2.本品在肝、腎等組織內(nèi)代謝,在血及組織中很容易被胞嘧啶脫氨酶迅速脫氨而形成無活性的尿嘧啶阿拉伯糖苷。在腦脊液內(nèi),由于脫氨酶含量較低,故其脫氨作用較緩慢。
3.靜脈給藥時,T1/2α為10~15分鐘。T1/2β2~2.5小時;鞘內(nèi)給藥時,T1/2可延至11小時。在24小時內(nèi)約10%以阿糖胞苷,70%~90%以尿嘧啶阿糖胞苷為主的無活性物質形式從腎臟排泄。
2.本品在肝、腎等組織內(nèi)代謝,在血及組織中很容易被胞嘧啶脫氨酶迅速脫氨而形成無活性的尿嘧啶阿拉伯糖苷。在腦脊液內(nèi),由于脫氨酶含量較低,故其脫氨作用較緩慢。
3.靜脈給藥時,T1/2α為10~15分鐘。T1/2β2~2.5小時;鞘內(nèi)給藥時,T1/2可延至11小時。在24小時內(nèi)約10%以阿糖胞苷,70%~90%以尿嘧啶阿糖胞苷為主的無活性物質形式從腎臟排泄。
遮光,嚴封在冷處保存
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