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鈉緩釋片
丙戊酸鈉緩釋片
BingWuSuanNaHuanShePian
國藥準字H19991395
化學藥品
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產)
處方藥
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顯類白色。
主要組成成分、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份為、每片含0.333g丙戊酸鈉及0.145g丙戊酸(相當于0.5g丙戊酸鈉)。
1.癲癇、既可作為單藥治療,也可作為添加治療
(1)用于治療全面性癲癇、包括失神發(fā)作、肌陣攣發(fā)作、強直陣攣發(fā)作、失張力發(fā)作及混合型發(fā)作,特殊類型綜合征(West,Lennox-Gastaut綜合征)等。
(2)用于治療部分性癲癇、局部癲癇發(fā)作,伴有或不伴有全面性發(fā)作。
2.躁狂癥、用于治療與雙相情感障礙相關的躁狂發(fā)作。
0.2g*10片*3板
罕有肝功能損害(見注意事項)致畸胎危險(見妊娠)神經病學障礙:在本品治療期間,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昏睡或木僵,并導致一過性昏迷(腦?。?,治療過程中,可單獨出現(xiàn)或和癲癇發(fā)作同時出現(xiàn)。當劑量減少或停用時,這些癥狀會減少,這些病例常發(fā)現(xiàn)在聯(lián)合治療特別是用苯巴比妥或突然增加丙戊酸劑量之后。消化道紊亂(惡心、胃痛)多出現(xiàn)在治療開始時,但是不需停止治療,癥狀通常可在數(shù)天內消失。短暫的和/或與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常有報導:脫發(fā),輕度姿勢性震顫和嗜睡。已有報導單純纖維蛋白原減少或出血時間延長,通常不伴有臨床體征,此多發(fā)生于大劑量時(丙戊酸鈉對血小板聚集第二期有抑制作用)(見妊娠)。血液系統(tǒng):多為血小板減少,罕有貧血、白細胞減少或全血細胞減少。偶有胰腺炎的報導,有時導致死亡。有脈管炎的報導無肝功能異常的單純和輕度高氨血癥時有出現(xiàn),但不需要停止治療體重增加,閉經及月經紊亂也有報導。偶有報導可逆或不可逆的聽力喪失,但其因果關系尚末明確。丙戊酸可引起皮膚反應,如皮疹。在某些病例有毒性上皮壞死溶解,Steven-J0hns0綜合征,多形性細斑也有報導。有單獨報導,伴隨丙戊酸治療出現(xiàn)可逆性Fanc0ni氏綜合征,但其作用機理未明。
口服,一次0.2~0.4g(1~2片),一日二次。每日用量應根據(jù)病人的年齡和體重來定,而且,要考慮到對丙戊酸的廣泛個體敏感性差異。最佳劑量需根據(jù)臨床療效來確定,當發(fā)作不能控制或懷疑有副作用發(fā)生時,除臨床監(jiān)測外,要考慮做丙戊酸鈉血漿濃度水平的測定,已報道有效范圍為40~100mg/L(300~70μmol/L)。在沒有用其它抗癲癇藥的病人,每2~3天間隔增加藥物劑量,1周內達到最佳劑量。在以前已接受其它抗癲癇藥物病人,用本品替換要逐漸進行,在2周內達到最佳劑量,其它治療逐漸減少至停用。如需加用其它抗癲癇藥物,應逐漸加入。最初每日劑量通常為10~15mg/kg,然后劑量調整到最佳劑量,一般劑量為20~30mg/kg,但是,當用此劑量范圍不能控制發(fā)作時,可進一步增加劑量至足夠,如果病人每日用量超過50mg/kg應對病人仔細監(jiān)測。兒童,通常劑量為每日20~30mg/kg。成人,通常劑量為每日20~30mg/kg。老年人,雖然藥代動力學有所改變,臨床意義不大,但要根據(jù)發(fā)作控制來確定用量。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個人或家族有嚴重肝炎史,特別是藥物所致肝炎對丙戊酸鈉過敏者卟啉癥。
肝功能異常發(fā)生時情況:極個別有報導嚴重肝損害甚至死亡。最高危的病人,特別是接受多種癲癇藥治療者,有嚴重癲癇發(fā)作的嬰兒和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那些伴有腦損害,精神遲滯和或遺傳代謝或退化性疾病者。3歲以后,發(fā)生率明顯下降,并隨年齡增長而進一步下降。在大多數(shù)病例,肝損害在治療頭六個月里出現(xiàn)。
可疑癥狀:臨床癥狀是早期診斷的依據(jù)。特別是黃疸出現(xiàn)之前,出現(xiàn)下列癥狀應考慮到肝臟功能損害的可能,特別是那些高危病人。
非特異性癥狀:通常突然出現(xiàn),如乏力、厭食、嗜睡、思睡,有時伴有反復嘔吐和腹痛。癲癇復發(fā)。應告誡病人(或患兒家屬),當有上述癥狀出現(xiàn)時,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并立即進行臨床檢查及肝功能檢查。
觀察:在治療前應進行肝功能檢查,在治療頭6個月內也應定期作肝功能監(jiān)測。在一般檢查中,反映蛋白合成的試驗,特別是凝血酶原率最為相關。當確定在異常的低凝血酶原率,特別是伴有其它生化異常(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明顯降低,膽紅素增加和轉氨酶升高)需要停止本品治療。作為預防措施,如病人同時服用水楊酸鹽也應停用,因為這些藥物的代謝途徑是相同的。在治療開始之前或手術前和自發(fā)性挫傷或出血時應查血常規(guī),血細胞計數(shù),包括血小板計數(shù),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見不良反應)。在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游離血清丙戊酸水平增高,因而需要減少本品的劑量。偶有報導應用德巴金時常出現(xiàn)免疫功能異常,在系統(tǒng)性紅班狼瘡的病人使用時,需要權衡本品的利弊。偶有胰腺炎報導。因此當服用本品病人患急性腹疼時,應查血清淀粉酶。
可疑癥狀:臨床癥狀是早期診斷的依據(jù)。特別是黃疸出現(xiàn)之前,出現(xiàn)下列癥狀應考慮到肝臟功能損害的可能,特別是那些高危病人。
非特異性癥狀:通常突然出現(xiàn),如乏力、厭食、嗜睡、思睡,有時伴有反復嘔吐和腹痛。癲癇復發(fā)。應告誡病人(或患兒家屬),當有上述癥狀出現(xiàn)時,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并立即進行臨床檢查及肝功能檢查。
觀察:在治療前應進行肝功能檢查,在治療頭6個月內也應定期作肝功能監(jiān)測。在一般檢查中,反映蛋白合成的試驗,特別是凝血酶原率最為相關。當確定在異常的低凝血酶原率,特別是伴有其它生化異常(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明顯降低,膽紅素增加和轉氨酶升高)需要停止本品治療。作為預防措施,如病人同時服用水楊酸鹽也應停用,因為這些藥物的代謝途徑是相同的。在治療開始之前或手術前和自發(fā)性挫傷或出血時應查血常規(guī),血細胞計數(shù),包括血小板計數(shù),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見不良反應)。在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游離血清丙戊酸水平增高,因而需要減少本品的劑量。偶有報導應用德巴金時常出現(xiàn)免疫功能異常,在系統(tǒng)性紅班狼瘡的病人使用時,需要權衡本品的利弊。偶有胰腺炎報導。因此當服用本品病人患急性腹疼時,應查血清淀粉酶。
妊娠根據(jù)已獲得的數(shù)據(jù),不推薦在妊娠期間服用丙戊酸鈉。妊娠婦女通過服用藥物方式服用丙戊酸鈉所誘發(fā)畸形的危險程度較正常人群高3-4倍,為3%。最常見的畸形為神經導管閉合缺陷(約為2-3%)、顱面部缺陷、肢體畸形,心血管畸形及多重畸形包括人體不同系統(tǒng)等。劑量大于1000mg/日及與其他抗驚厥藥物聯(lián)合應用是上述畸形發(fā)生的明顯危險因素?,F(xiàn)有的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未顯示出在子宮內曝露于丙戊酸鹽下可使兒童整體智商下降。但是,在這些兒童中曾觀察到口頭表達能力地輕微下降和/或需要進行與演講相關的輔助治療的情況有所增加。進一步結果顯示,在子宮內曝露于丙戊酸鈉下的兒童中有零散的孤獨癥及相關紊亂癥狀的病例報告。仍需進行進一步的臨床研究以對這些結果進行確認。計劃妊娠:一位婦女計劃懷孕時,應采取完整的步驟來考慮是否可使用其它治療措施。如果認為使用丙戊酸鈉不可避免(或沒有其它選擇),那么建議每日服用劑量為最低有效劑量,同時盡可能使用緩釋劑型。在可能性較小時,可考慮分次服用,以避免丙戊酸的血藥濃度達到峰值水平。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jù)支持婦女在妊娠期間服用丙戊酸鈉時補充葉酸的有效性。但是,考慮到在其它情況下的有益作用,可考慮在受孕前1個月及受孕后2個月補充葉酸,劑量為5mg/日。且不管患者服用葉酸與否均需接受相同的畸形情況檢查。妊娠期間:如果除了使用丙戊酸鈉連續(xù)治療外沒有別的選擇(沒有其它的替代方法),建議服用最小有效劑量。如有可能,應避免劑量高于1000mg/日。出生前:應用丙戊酸鈉治療的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凝血異常。如果在孕婦中應用丙戊酸鈉,在出生前應對母親進行凝血檢測,包括血小板計數(shù)、纖維蛋白原水平和凝血時間(aPTT)等。新生兒:本品可能會引起與微生素K缺乏無關的新生兒出血綜合征。對母親的常規(guī)血液學檢測并不能完全反應新生兒出現(xiàn)血液學異常的可能。必須對新生兒進行血小板計數(shù)、纖維蛋白原水平和aPTT的測試。另外,有報道新生兒出生后第1周內出現(xiàn)低血糖反應。哺乳乳汁中的丙戊酸濃度很低,只有母體血清濃度的1-10%。雖然到目前為止,在新生兒期間監(jiān)測的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未報道發(fā)生臨床異?,F(xiàn)象,因而哺乳并非是服用丙戊酸鈉的禁忌癥。應根據(jù)各種因素進行權衡。
兒童使用丙戊酸鈉時推薦單藥治療,但在這種患者開始治療前應權衡本藥的可能益處與其肝臟損害或胰腺炎的風險(見【注意事項】中內容)。由于存在肝臟毒性風險和出血風險,兒童服用本品時應避免合用乙酰水楊酸。有病因不明的肝臟及消化道功能紊亂(如厭食、嘔吐、細胞溶解現(xiàn)象)、消沉或昏迷表現(xiàn)、智力遲鈍的兒童,或家族中有新生兒或嬰兒死亡的情況的兒童,在接受任何丙戊酸鹽治療前必須進行代謝性指標的檢驗,尤其是空腹和餐后血氨水平的檢驗。對于18歲以下兒童和青年,本藥用于治療與雙相情感障礙相關的躁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研究。
與年輕的成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年齡大于68歲)清除丙戊酸鈉的能力出現(xiàn)下降,而且發(fā)生率可能出現(xiàn)增加,所以在這些患者中,起始給藥劑量應該下降。同時,給藥劑量的增加速度應該更加緩慢,并且需要規(guī)律地對液體和營養(yǎng)物質的攝取、脫水、嗜睡以及其它不良事件進行監(jiān)測。當患者食物和液體的攝取量出現(xiàn)下降,或者患者出現(xiàn)過度的嗜睡,那么應該考慮下調丙戊酸鈉的給藥劑量或者停止丙戊酸鈉治療。應該基于耐受性和臨床反應來確定最后的治療劑量。參見本說明書中其它項下的相關內容,或遵醫(yī)囑。
中內容)2.躁狂癥、口服給藥。在沒有接受其它精神藥物的病人,每2-3天間隔增加藥物劑量,1周內達到最佳劑量。合并其它精神藥物的病人,則根據(jù)藥物作用的特點和個體的臨床反應而調整劑量。劑量抗躁狂應從小劑量開始。推薦的起始給藥劑量為500mg/日,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應該盡可能快地增加給藥劑量。第3天達1000mg/日,第1周末達到1500mg/日。此后,可根據(jù)病情和本藥的血藥濃度調整劑量,維持的劑量范圍在1000-2000mg/日之間。最大劑量不超過3000mg/日,治療血藥濃度在50-125ug/mL范圍內。對于18歲以下兒童和青年,本品用于治療與雙相情感障礙相關的躁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研究。老年患者酌情減量。
本品對人的各型癲癇如各型小發(fā)作、肌陣攣性癲癇、局限性發(fā)作、大發(fā)作和混合型癲癇均有效。
口服Tmax為1~4h,主要由肝臟代謝,從腎臟排泄,T1/2為6~10h。
密閉保存。
2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