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較少見或罕見的有
(1)胃腸道出血或潰瘍,表現(xiàn)為血性或柏油樣便,胃部劇痛或嘔吐血性或咖啡樣物,多見于大劑量服藥患者。
(2)支氣管痙攣性過敏反應,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或哮喘。
(3)皮膚過敏反應,表現(xiàn)為皮疹、蕁麻疹、皮膚瘙癢等。
(4)血尿、眩暈和肝臟損害。
2.哮喘、鼻息肉綜合征、對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熱鎮(zhèn)痛藥過敏者禁用。
3.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癥、潰瘍病活動期患者禁用。
2. 不能同時服用其他含有解熱鎮(zhèn)痛藥的藥品(如某些復方抗感冒藥)。
3. 年老體弱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4. 服用本品期間不得飲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
5. 痛風、肝腎功能減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經過多以及有溶血性貧血史的患者慎用。
6. 6歲以下兒童用量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7. 發(fā)熱伴脫水的患兒慎用。
8. 如服用過量或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yī)。
9.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10. 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1.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13.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2. 抗酸藥如碳酸氫鈉等可增加本品自尿中的排泄,使血藥濃度下降,不宜同用。
3. 本品與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同用,可增加胃腸道不良反應。
4. 本品可加強口服降糖藥及甲氨蝶呤的作用,不應同用。
5.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2.水楊酸的血漿蛋白結合率為65%~90%。水楊酸鹽結合率為65%~90%??煞植加谌砀鹘M織,也能滲入關節(jié)腔和腦脊液。
3.水楊酸代謝成水楊尿酸及葡糖醛酸結合物,小部分氧化為龍膽酸。游離水楊酸及結合的代謝物從腎臟排泄。在堿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
4.本品可通過乳汁排泄。服用小劑量時 ,原形藥的血漿半衰期15~20分鐘,水楊酸血漿半衰期2~3小時。
5.長期大劑量用藥(如抗風濕),因藥物主要代謝途徑已經飽和,未經代謝的水楊酸的排泄量增加,此時,劑量微增即可導致血藥濃度較大的增加,水楊酸血漿半衰期可達 20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