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胃腸道:頻率超過1%: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痛?便秘?脹氣?腹瀉。頻率介于0. 1%~1%之間:短暫的肝功能指標異常(如轉氨酶或膽紅素升高)。食道炎?胃十二指腸潰瘍,隱伏或肉眼可見的胃腸道出血。頻率小于0. 1%:胃腸道穿孔?結腸炎。
2. 血液:頻率超過1%:貧血。頻率介于0. 1%~1%之間:血細胞計數(shù)失調(diào),包括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白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同時使用潛在的骨髓毒性藥物,特別是氨甲喋呤,是導致出現(xiàn)血細胞減少的因素之一。
3. 皮膚病學:頻率超過1%:瘙癢?皮疹。頻率介于0. 1%~1%之間:口炎?蕁麻疹。頻率小于0. 1%:感光過敏。
4. 呼吸道:頻率少于0. 1%:已有報道在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包括美洛昔康之后有個體出現(xiàn)急性哮喘。
5.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頻率多于1%:輕微頭暈?頭痛。頻率介于0. 1%~1%之間:眩暈?耳鳴?嗜睡。
6. 心血管:頻率多于1%:水腫。頻率介于0. 1%~1%之間:血壓升高?心悸?潮紅。
7. 泌尿生殖系統(tǒng):頻率介于0. 1%~1%之間:腎功能指標異常(血清肌酐和/或血清尿素升高)。
2. 對出現(xiàn)粘膜與皮膚不良反應的病人應特別注意并且考慮停止使用本品。
3. NSAID對在維持腎灌注中起支持作用的腎前列腺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因此對于腎血流和血容量減少的病人,使用NSAID可能助長明顯的腎臟失代償,但停用NSAID后,腎功能通?;謴偷接盟幥八?。下列病人最有可能出現(xiàn)上述反應:脫水病人、充血性心臟衰竭病人、肝硬變病人、腎病變綜合疾病人、明顯腎疾病患者、使用利尿劑治療的病人,以及因做大外科手術而導致血容量減少的病人,在治療初期對上述病人的利尿容量和腎功能應仔細監(jiān)控。
4. 有很少報道NSAID可能會引起間質(zhì)性腎炎、腎小球腎炎、腎髓質(zhì)壞死或腎病綜合癥。對晚期腎衰竭血液透析病人使用本品的劑量不應高于7. 5毫克,對中度或輕度腎操作病人劑量可以不減(即肌酸酐清除率大于25ml/分的病人)。
5. 與使用大部分其他NSAID一樣,偶有報道血清轉氨酶或其他肝功能參數(shù)外升高者,大部分情況只是很小和短暫高于正常范圍,如果這一異常為顯著或持續(xù)的,應停用本品并進行追蹤檢查。
6. 對于臨床穩(wěn)定的肝硬化病人劑量可以不減。因虛弱或衰竭病人對副作用耐受較差,故應仔細監(jiān)護。與使用其他NSAID一樣,對可能有腎、肝及心功能損壞的老年患者,用藥應加小心。
7. 藥物對人駕車和使用機械的能力的影響沒做過專門的研究,然而,當不良反應如眩暈和嗜睡出現(xiàn)時,建議限制這些活動。
2. 口服抗凝劑。氨卡噻哌啶,系統(tǒng)地使用肝素、溶栓劑,可增加出血的可能性。如果上述合并用藥不可避免,必須密切監(jiān)視抗凝劑的作用。
3. 鋰:NSAID據(jù)報道可增加鋰的血漿濃度。故建議在開始使用、調(diào)節(jié)和停用美洛昔康時監(jiān)控血漿鋰水平。
4. 氨甲喋呤:與其他的NSAID相似,美洛昔康會增加氨甲喋呤的血液毒性。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嚴格監(jiān)控血細胞數(shù)。
5. 避孕:據(jù)報導,NSAID會降低宮內(nèi)避孕器的效能。
6. 利尿劑:用NSAID時,可能使因利尿脫水患者發(fā)生急性腎功能不全,故使用美洛昔康和利尿劑的病人應補充足夠的水,在治療開始前還應監(jiān)控腎功能。
7. 抗高血壓藥(例如:β受體阻斷劑,ACE抑制劑,血管舒張藥,利尿劑):有報導在應用NSAID治療期間、通過抑制致血管舒張作用的前列腺素使得抗高血壓藥作用降低。
8. 在胃腸道中消膽胺與美洛昔康結合可加快美洛昔康的排除。
9. 通過腎前列腺間接的作用NSAID會提高環(huán)孢菌素的腎毒性,在結合治療期間要測定腎功能。
10. 同時使用抗酸藥,西咪替丁,地高辛和速尿時沒有觀察到有關的藥代動力學的藥物之間相互作用。
11. 與口服降糖藥的相互作用不能排除。
毒理研究:
致癌性:大鼠本品0.8mg/kg/日(按體表面積折算相當于人臨床推薦劑量的0.4倍)連續(xù)經(jīng)口給藥104周及小鼠本品8mg/kg/日(按體表面積折算相當于人臨床推薦劑量的2.2倍)連續(xù)經(jīng)口給藥99周均未見本品有致癌作用。
遺傳毒性:本品Ames試驗、人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和小鼠骨髓微核試驗結果均為陰性。
生殖毒性: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本品經(jīng)口給藥劑量分別達9mg/kg/日和5mg/kg/日(按體表面積折算相當于成人臨床推薦劑量的4.9倍和2.5倍)時,對雌性和雄性大鼠的生育力無明顯影響。但雌性大鼠在交配前2周及胚胎發(fā)育初期經(jīng)口給予本品劑量≥1mg/kg/日(按體表面積折算相當于人臨床推薦劑量的0.5倍)時死胎率升高。家兔在整個器官形成期經(jīng)口給予本品60mg/kg/日(按體表面積折算相當于人臨床推薦劑量的64.5倍)可導致心臟間隔缺損(此為很少見的現(xiàn)象)的發(fā)生率升高,劑量≥5mg/kg/日(按體表面積折算相當于人臨床推薦劑量的5.4倍)時死胎率升高。本品在大鼠器官形成期經(jīng)口給予劑量達4mg/kg/日(按體表面積折算相當于人臨床推薦劑量的2.2倍)時未見致畸性,但劑量≥1mg/kg/日時死亡率升高。本品可通過胎盤屏障。目前尚無本品充分和嚴格的在孕婦患者進行的臨床研究來證實以上生殖毒性,但從動物的結果來看,妊娠期間不應服用本品,除非其潛在的利益大于對胎兒的潛在危險性時。
大鼠在妊娠后期和授乳期經(jīng)口給予本品≥0.125mg/kg/日(按體表面積折算相當于成人臨床推薦劑量的0.07倍)時可導致出生指數(shù)、活產(chǎn)率及新生仔鼠存活率下降。目前尚未進行可評價本品對動脈導管關閉影響的臨床研究,應避免在懷孕的第6-9個月使用本品。
本品大鼠經(jīng)口給藥劑量≥1mg/kg/日(按體表面積折算相當于成人臨床推薦劑量的0.5倍)時死胎率增加、分娩延遲和娩出時間延長;大鼠在器官形成期經(jīng)口給藥4mg/kg/日(按體表面積折算相當于人臨床推薦劑量的2.1倍),在妊娠后期和授乳期經(jīng)口給藥≥0.125mg/kg/日(同前所述),均可導致仔鼠存活率降低。
目前尚未進行本品在人乳中分泌情況的研究,但本品在大鼠乳汁中的濃度高于其血漿濃度。鑒于本品對哺乳期嬰兒潛在地嚴重不良反應,在考慮本品對母親的重要性后,應決定是否停止哺乳或停止用藥。
美洛昔康經(jīng)口服或肛門給予都能很好的吸收。片劑、栓劑與片具有相同的生物等效性。進食時服用藥物對吸收沒有影響,口服7.5毫克和15毫克劑量的藥物濃度分別與其劑量成比例。三至五天可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連續(xù)治療一年以上的病人體內(nèi)藥物濃度和初次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的病人相似。在血漿中,99%以上的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每日一次劑量致使藥物血漿濃度在一相當小的峰-谷間波動,7.5毫克劑量的波動范圍是0.4-1.0mcg/ml,15毫克劑量的血漿濃度范圍是0.8-2.0mcg/ml。盡管已經(jīng)觀測到在這一范圍之外的數(shù)值(最低血漿濃度和最高血漿濃度分別在穩(wěn)定狀態(tài))。
美洛昔康能很好地穿透進入滑液,濃度接近在血漿中的一半。
美洛昔康代謝非常徹底,從糞便中排泄的保持原形的少于每日劑量的5%;只有痕量的未改變的原化合物從尿中排出,其主要的代謝途徑是氧化該物質(zhì)的噻唑基部分的甲基,之后此代謝產(chǎn)物從尿或糞便中排泄掉,約一半是從尿中排出,其余的從糞便中排出。美洛昔康片從體內(nèi)排出的平均半衰期是20小時。肝功能不全或輕、中度腎功能不全對美洛昔康片藥代動力均無較大影響。
平均血漿清除率為8ml/min,老年人的清除率降低,分布體積小,平均為11升,個體間差異可達到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