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醫(yī)藥網(wǎng)導讀:慢性便秘者服用果導片(酚酞片)、大黃及含大黃的中藥緩瀉劑,有助于疏通腸道。但如果服藥時間不當,可能給工作、生活帶來不便。
什么時候服用果導片效果比較好呢?
果導片睡前服
果導片通常在服后6—8小時見效,如果早上吃藥,很可能在下午的某個時段“頻繁跑向衛(wèi)生間”。因此,它的最佳服藥時間是在晚上睡覺前15—30分鐘。而像大黃及含大黃的中藥緩瀉劑,如果需要每天服藥兩次,最好一次在睡前服,另一次在早飯后服用。最后要提醒的是,上述瀉藥反復使用會擾亂支配腸道蠕動的神經(jīng),反而可能加重便秘。因此,應對慢性便秘要從生活習慣上下功夫,多吃水果蔬菜,注意養(yǎng)成規(guī)律的排便習慣。
喝止咳糖漿少吃魚
冬天咳嗽時,用聯(lián)邦止咳露等止咳藥水鎮(zhèn)咳的人要注意了,服藥期間最好少吃魚,否則可能出現(xiàn)皮膚潮紅、結膜充血、頭暈、心跳加快、蕁麻疹等過敏癥狀。
金槍魚、沙丁魚、鯉魚等含有較多的組氨酸,魚肉中殘存的細菌會將其轉化成組胺,這種物質大量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常用的復方磷酸可待因糖漿等止咳藥水含有可待因,可促進組胺釋放,更容易引起過敏。需要強調的是,可待因對組胺釋放的影響一般會持續(xù)兩周才會結束,所以停藥后短期內最好也不要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