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醫(yī)藥網導讀:目前我國每年新發(fā)癌癥病例約220萬以上,每年死于癌癥人數(shù)超過160萬人。隨著工業(yè)化的進程、環(huán)境污染以及人口的老齡化,我國泌尿系統(tǒng)腫瘤的發(fā)病率不斷攀升,其中泌尿系統(tǒng)腫瘤發(fā)病居首的膀胱癌,即與環(huán)境有著較大關系。不久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fā)布報告指出,已有充足證據顯示,暴露于空氣污染中會致肺癌,而且膀胱癌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可以說,癌癥與霧霾的相關程度,除肺癌外,最密切的可屬膀胱癌。
膀胱是香煙毒素的集中地
之前一直認為,吸煙者是膀胱癌的高發(fā)人群,但目前來看,霧霾對膀胱的影響,未必比吸煙要小。煙對人體的毒害不只局限于肺部,經肺部進行完氣體交換后,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進入血液,隨著血液循環(huán),參與全身新陳代謝。最后通過腎臟過濾作用,帶著尼古丁等有害物質的尿液會聚集到膀胱內。可以說,膀胱是香煙毒素的集中地。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研究表明煙與霧霾對膀胱的傷害誰大誰小,但想預防膀胱癌,一定要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高風險因素——吸煙或吸二手煙,還有就是遠離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十字路口、易堵路段等,減少霧霾對膀胱的傷害。
導致膀胱癌的高危因素
1、吸煙:有研究顯示,吸煙的人群患膀胱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兩倍。其中,吸普通香煙的人群患病率最高,而吸食雪茄的人群則相對較低。
2、不良飲食結構:長期吃含硝酸鹽的食品和高脂肪飲食的人群,患病率較高。
3、慢性感染:例如長期的慢性尿道感染。
4、致癌物:長期接觸致癌物質的人群發(fā)病風險增加了20%。這些致癌物的作用往往是隱性的,需要很長時間才表現(xiàn)出來,有時甚至需要30至50年。當然,這個風險還與接觸的時間、接觸的量和致癌物的種類有關。一些高危職業(yè)包括:染料工人、印刷工人、制鞋工人和卡車司機等。危險的化學物質主要是來自于染料、油漆、墨水和人造皮革中所含的芳香胺類物質。
5、某些化療藥物:例如:環(huán)磷酰胺(cyclophohamide)和砒霜(arsenic)等。
6、血吸蟲感染:這主要發(fā)生在一些落后的國家,特別是非洲北部。
7、年齡:40歲以上的人群隨著年齡的增加,膀胱癌的發(fā)病率也增高。大部分的膀胱癌患者都在60歲以上。因而,有學者建議,在40歲以上的人群應該警惕膀胱癌的發(fā)生,特別是發(fā)現(xiàn)血尿時,更應該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8、性別:男性的發(fā)病率是女性的4倍。
9、種族:在美國,白種人膀胱癌的發(fā)病率是美國黑人、美國亞洲人、美國西班牙人和美國土著人的2倍。其中,阿拉斯加的土著人發(fā)病率最低。
10、家族遺傳:祖輩中有患膀胱癌的人群,患病率會比其他人高。
如何對膀胱癌患者護理
1、心理護理:為病人提供有關腫瘤的信息和情感上的支持。對全膀胱切除尿路改道和重建的病人,應說明手術的必要性,以及改道后如處理得當,不致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堅定治療的信心。
2、飲食護理:在日常膳食方面,大量攝入水果、蔬菜的人,膀胱癌發(fā)生率下降,尤其攝入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萊、菜花、蘿卜、白菜、油萊、薺菜以及獼猴桃、無花果、香蕉、大棗等鮮果者。
3、對尿路改道的病人手術前3天開始準備腸道。改為少渣半流飲食,術前1天改為流質飲食。鏈霉素1g,每日2次,并補以維生素K。每日低壓鹽水灌腸,術前晚清潔灌腸,至排出液澄清為止。